香港新聞網11月18日電 美國國債遭遇了一輪慘烈的拋售潮。美國財政部昨(17日)公佈了2022年9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(TIC)。報告顯示,全球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國債總規模從8月份的7.509萬億美元降至了9月份7.296萬億美元,為2021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,單月拋售達2130億美元(約合港幣16673億元)。
根據美國財政部公佈的2022年9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(TIC)顯示,截至今年9月末,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已下降至2021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。從全球投資者的持倉數據來看,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美國國債總規模從8月份的7.509萬億美元降至了9月份7.296萬億美元,為2021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,單月拋售超2130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15502億元)。
持有美國國債規模前十的國家和地區中,僅有英國、比利時在9月選擇了增持,其餘8個國家和地區全部選擇拋售。其中,美國兩大“債主”日本、中國的減持力度,尤為凶猛。
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,日本9月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從上月的1.1998萬億美元下降至了1.1202萬億美元,減持規模達796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5681億元),減持幅度達到8月的2.3倍,這也是日本連續第3個月減持美債。
儘管日本持有美國國債規模創出三年多的新低,但日本仍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海外持有國。分析人士指出,日本連續減持美國國債的主要原因或許是,迫於日本貨幣持續貶值的壓力。
據日本政府披露的數據,日本當局在過去2個月內累計動用超過600億美元干預外匯市場,以支撐日元。瑞穗外匯策略師Masafumi Yamamoto表示,日本當局一直在拋售美債籌集美元,并通過不斷干預匯市來減輕日元大幅貶值壓力。
當日元匯率尚未穩定之前,市場普遍認為,日本會繼續拋售美債以支撐日元。
而美國的第二大“債主”——中國,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,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從8月份的9718億美元下降至9月份的9336億美元,環比減少382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2734億元)。
目前,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已經連續5個月低於1萬億美元,總持倉也下降至2010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。
一般情況下,當美債收益率處於上行階段的時候,投資者們更傾向於減持美債,以避免資產損失。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9月初約為3.265%,9月底時則已升至3.804%,單月纍計上漲了近54個基點。(完)
【編輯:錢林霞】